趁着一早出入城门的人多,边泰和几个随行手下混在其中,在赵霸宗手下的暗中帮助下,成功离开了城门。
对于边泰这种目前晋国的“黑户”而言,这不过是漫漫前路的第一步。
从晋国到夷族的每一个城池,边泰和他的手下都要过得很小心。赵霸宗的手下能为他铺路的比重有限,他们不好太过招摇。
边泰刚走,京城里流言四起。消息毕竟是白乐天放出去的,所以侧重点都放在边泰的狼子野心上,南阳王府被塑造成了半个受害者的形象。
清楚南阳王妃对南沛兄妹的重要性,白乐天刻意弱化了南阳王妃在其中起到的作用。在京城流传的版本中,南阳王妃不过是个“逃难的女人”罢了。
人总是同情弱者的。当初南阳王妃离开夷族时,以为自己全家都已经被杀光了,这样一个女人,不过是想找个能够庇护自己的地方罢了。
加上白乐天手下的刻意引导,至少在京城及附近的百姓中,南阳王妃的形象算是中立的。不太好也不太坏,免得太过引人注目。
“瞧瞧!你干的好事!”
御书房中,皇帝将密信狠狠扔在赵霸宗面前,表情略显狰狞。南阳王府和边泰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公之于众,对他这个皇帝而言也不是件什么好事。
晋国和蛮族刚刚打过仗,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国力再来一次这样规模的战争。这个时候南阳王要是倒了,南边的疆土由谁来守?
皇帝不是不想卸掉南阳王的兵权,但是不该是这个时候!现在南阳王倒了,朝中根本就没有能顶上去震慑夷蛮族两族的人啊!
“儿臣知罪。”赵霸宗没有反驳,对皇帝的怒火照单全收。
当初将玉佩给白乐天时,赵霸宗就是看准了白乐天和自己在很多方面心意相通,防的就是有朝一日碰到今日这般情形,白乐天可以帮自己在外面做些事。
“知罪?呵!如今的誉王还会知罪么?还是觉得朕这个父皇太碍眼了,想快些取而代之呢!”白乐天的这些行为,无异于将赵霸宗公然放在了皇帝的对立面上。
边泰离开京城这件事,赵霸宗的手下在其中效力诸多。虽然皇帝也隐约觉得不大对劲儿,但无论如何,赵霸宗的责任都是脱不开的。
“父皇明鉴,儿臣从未有过此心。”在皇权和情感的平衡中,赵霸宗早知皇帝的选择是怎样的,也不愿意再为了这些事情和皇帝起争执。
“明鉴?誉王这是在怪朕老糊涂了?”冷着脸的皇帝转身朝着御书房外走去,“那朕就不留在这儿碍誉王的眼了,等誉王想清楚了再来找朕吧!”
语气不善的皇帝快步离开了御书房,只留赵霸宗跪在原地久久未起身。
毕竟是自己亲手培养出的继任者,皇帝还是不愿意和赵霸宗闹得太僵。要不是赵霸宗手下的人做得太过分了,皇帝甚至已经隐隐有了放赵霸宗回去的意思。
皇帝刚刚下过圣旨要将边泰找出来看住,赵霸宗的手下就偷偷将边泰放出了京城。这样明着和皇帝作对的行为,赵霸宗还是第一次这么做。